郑学知律师,现执业于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担任武汉黄冈商会法律顾问及法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职务、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长江影视文化节顾问... 详细>>
律师姓名:郑学知律师
手机号码:18086101715
邮箱地址:18086101715@163.com
执业证号:14201201410912573
执业律所: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21号帝斯曼国际中心28-30A层
《合同法》第197条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即使是从法律的规定看,亦未对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强制要求以书面形式签订。从实践的情况看,很多民间借贷关系,特别是发生在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关系,双方当事人也并没有签订正式的书面借款合同,而往往仅是通过由出借人或借款人签写借据或欠条、收条等方式记录借款事实。从理论上分析,由于法律没有要求此类借款关系的发生必须签订书面借款合同,应当认为,在有债权凭证作为借款合同关系发生的主要证据时,则可以认定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从这个角度看,借款凭证是此类案件中的主要证据。在出借人能够提供真实完整的借款凭证的情况下,一般应可以推定其与借款人之间达成了借款合同关系的合意,并且实际履行了款项交付义务。其次,双方当事人之间无论是否签订了书面借款合同,都可能对借款的实际交付未保留完整证据,特别是借款通过现金交付的情况下,出借人往往只能提供借款合同或者借据、收条、欠条等证据,证明款项已经交付。此时,则还应当具体区分债权凭证的种类和内容作出判断。
(一)借据
借据一般是由借款人书写并签字盖章的债权凭证,表明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内容一般记载借款人、出借人、借款数额、借期、利息、借款时间等。按照通常的交易习惯,借据是在出借人交付借款的同时出具的,在借款人实际归还借款后销毁,或者以出借人出具收条的方式予以作废。但随着民间借贷市场供需双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很多时候,借款人系在实际收到借款前就向出借人出具了借据,此种情况下的借据,则在内容上和性质上更接近借款合同了。
(二)收据
收据或收条是表明收到他人交来的钱款的凭证。通常自然人之间的借贷会以收条方式表明借款人收到出借人支付的借款,而企业作为借款人的情况下,则一般通过出具收据的方式,以方便会计入账。收据或收条的内容通常会载明付款人、收款人、收到款项的数额、时间等。在民间借贷中,收据或收条除了在借款人收到借款时出具,从而作为出借人主张借贷关系的证据外,还可能在借款人归还借款的时候由出借人出具,从而作为借款人据以抗辩借款已经实际归还的证据。收据或收条从内容上和性质上看,与借款合同和借据不同,更强调款项的实际给付而不是双方之间的借款合意。
(三)欠条
民间借贷关系中的欠条一般是借款人单方向出借人出具,用以表明所借款项、借期、利息等内容的凭证。有的欠条并不记载债权人,而以实际持有欠条的人为债权人。与借款合同、借据等不同,欠条所表明的欠款内容可能并不仅仅因当事人之间的借款而形成,当事人之间基于买卖、承揽、股权转让等其他基础法律关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经双方对账、清算后,亦可形成欠条,明确尚欠款项数额和归还期限等。因此,在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当事人仅凭欠条起诉要求对方归还借款的,需要对欠条形成的事实基础予以审查,从而明确是否存在本解释第15条规定适用的情形。
从实践的情况看,必须要注意到,民间借贷案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当事人一般较少,法律关系简单,案件证据单一。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特点,使得当事人试图通过虚构债务,以民事诉讼方式实现规避法律、逃避真实债务,从而损害国家、集体以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民间借贷案件时有发生。在当前民间借贷市场呈现较为混乱状态,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人民法院对于此类案件的事实审查,不应机械理解和适用《合同法》《民事诉讼法》以及证据规则等司法解释的规定,而应当结合具体案件情况,适当扩展审查的广度和深度,除了对各证据本身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予以审查外,还应着重审查各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情况,从而对案件的全部证据作出综合判断,避免因片面认定证据或者根据主观臆断取舍证据,造成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错误。具体来说,除了上面提到的,在确认借款人的还款责任时,必须以出借人实际向借款人交付了借款为事实依据,在没有证据证明借款已经实际交付的情况下,仅凭双方达成的借款合意的书面证据,不能认定双方之间的借款合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外,对于出借人提供了借款人出具的收条等凭证证明已经实际交付借款的情况,也要进一步综合全案情况作出判定。此外,对于全案仅有借据作为借款证据,而并无任何其他证据予以佐证的情况,也不宜直接作出双方之间存在真实借贷关系的认定。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